Jabee我的人生座右銘就是 資料要備份,Format要謹慎。
一直以來,我都把資料的儲存看作是使用電腦設備最重要也最需要注意的事情,畢竟資料就像紙本資料一樣,需要整理、存放。不同在於使用電腦儲存資料易存也易消失。
一場大火燒掉整間屋子的事,有,但機率相當低;手機被我們摔壞的機率卻相當高。
所以如何儲存資料,我認為是21世紀每個人都要面臨且學會的事情,否則下一個哀嚎說手機突然壞掉,裡面照片全部不見的人可能就是你了!
什麼是 NAS ?
NAS 全名為 Network-Attached Storage,從全名可以看出使利用網路來儲存資料。但 NAS 不同於 Google Drive 等線上雲端硬碟服務,NAS 會是一台真實的設備,放在你家,當開機的時候才可以使用。
白話文講就是 NAS 就像你自己架的 Google Drive,不過功能更多、更強大,而且不用月費!也就是你能存多少就完全取決你買多大的硬碟裝在 NAS 上了
不用月費就可以儲存上 TB 甚至 PB 的資料,你心動了嗎? 先別急,我們先來說說缺點吧!
NAS 與雲端硬碟的優缺點對比
需要有放的地方
前面有提到 NAS 就是一台裝置(電腦),所以你需要有一個地方來放這台裝置,根據你買的型號,需要的大小也不同。最小的 2-Bay (兩顆硬碟位)機型大概也可能比兩台 Mac studio 大台,畢竟兩顆 3.5 寸硬碟也不小,還要加上主機板的大小。另外,通常 NAS 都不會有無線網卡(雖然群暉有提供驅動,但我相當不推薦用 Wifi),意味著你擺放的位置需要原本就有辦法接 RJ45。
電費問題
通常我們為了隨時隨地可以取資料,NAS 開機就不會再關機了(除了在試東西的時候)。如果你購買的是品牌機 NAS 像是群暉等等的,而且硬碟數在兩顆,那估計不用考慮電費。這種 CPU 功耗想當低,就算常常在使用 NAS 一個月的電費應該也不會超過 100。但如果不是,你可能就要算一下電費。
傳統硬碟不貴,但需要一段時間就要買新的
回想10年前我們在玩 GTA5,一個遊戲要 100G 的空間,當年有 128G 的 SSD 就相當有實力了,但如今隨便一個線上射擊遊戲就是 50G 起跳甚至100G。
你說那是遊戲,遊戲又不需要儲存,那我再舉一個例子:十年前的頂級全畫幅相機 Sony A7 一張照片大概在 30MB 左右,如今哈蘇中畫幅一張照片都上百 MB 的。
現在要買 1TB 的傳統硬碟都快要買不到了,隨著時間,我們儲存的資料也越來越大,所以你現在買10TB 看似很夠用,但三年後呢?
另外,通常使用 NAS 會至少組 RAID1,也就是你要買兩顆 10TB 的硬碟才能存 10TB,算上每 3-4年升級一次,費用絕非雲端硬碟的月費價格可以負擔的!
噪音問題
通常會將 NAS 放在客廳中就是因為傳統硬碟在隨機讀取的聲音其實很大,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。所以你大概率無法把 NAS 放在需要寧靜的地方。
基本上以上的問題你都 ok,那接著下一步就可以來挑硬體了。
NAS 主機
NAS 大致就分兩種:
- 品牌機
- 自組
你對網路以及 Linux 不太熟悉的話,相當建議就選品牌機。若有點概念,想省點錢,再來考慮自組。
品牌機
目前市面上品牌機我認為也不多,你能常看到的就以下幾個:
- 群暉
- QNAP
- 華芸
- 綠聯
群暉就是首選
我會建議,首選群暉。雖然除了群暉以外我都沒用過,但通常聽到我有朋友買非群暉的 NAS,都是直搖頭。
群暉到底有沒有料,我認為我自己從高中用到現在,算是相當穩定,一次開機大概就是半年以上。在功能上,也是相當齊全,但這完全是建立在我用的到的情況,文章最後我會分享我用到的功能。
自組
自組 NAS 在 2025 的可用性其實已經相當高了。目前開源的項目比較大的就是 TrueNAS,而閉源但免費的項目也有 FnOS。其實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堅決不用 TrueNAS 的原因比較大是因為沒有完整好用的照片系統(最重要的是要支援 iOS)。不過目前這個也有解,可以採用 Immich 來進行相片管理,也有 iOS 的 APP。而 FnOS 也有自己的相片管理,也支援 iOS,不過短時間我也不會轉,因為目前用的挺穩定。此外,也有所謂的 X群暉,但這個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,所以 Jabee 我不鼓勵也不支持。
群暉的體驗心得
相片管理
我從 DSM 6 開始使用,當時群暉主打 Moments 相片管理系統,其實已經相當好用,一段時間後升級 DSM 7,並且同時升級成 Synology Photos。目前 DSM 7 最新版本已經不支援 H.265,用蘋果設備的讀者可能就會有點小頭痛。
2025年的今天,各家手機廠商的相片系統都在捲 AI,而群暉還在用他們用 OpenCV 研發的超級爛辨識,我只能說那個 AI 功能還不如不開(所以我現在沒有在用該功能),除此之外也沒什麼好抱怨的。
另外網頁版的功能會稍微多一點,可以篩選鏡頭、相機型號、光圈等等,還算方便。但這個功能並沒有辦法在手機上操作。
另外照片也可以直接分享給其他 User,這個很方便(但我這台主機也只有我跟我老爸)。
Synology Drive
Synology Drive 可以透過 client 的 App 幫助隨時同步本地資料。
異地備份對我來說應該是最重要的一件事,以前總是擔心重要的資料會因為硬碟撞到、甚至是主板掛掉導致資料消失,使用異地備份就可以避免這種事情發生。
不要不信邪,我在 22 年初一天早上起來,正準備打開我的 M1 MacBook Air,才一開蓋顯示兩秒就整台死機,再也打不開。因為現在 SSD 顆粒都直接焊死在主板上,蘋果 Genius Bar 沒有能力幫我把顆粒取下重新裝到保固換新的主板上,所以整台資料全部不見。但我卻幾乎沒有損失資料,因為所有資料都透過 Synology Drive 保存。
額外的服務
其實群暉的功能很多,絕對說不完,包含 VM、VPN Server、USB Copy、Download Station ,這些都是我常用的服務。
另外如果有點動手能力,container manager 可以裝上各大在 Docker Hub 的項目,增添群暉沒有提供的功能,例如 Home Assistant 等等。
總結
用了這麼多年的 NAS,我想一種比喻可以說明我對 NAS 的想法:NAS 就如蘋果的裝置,用了就回不去。一方面當然是數 TB 的資料要移轉不太可能了,另一方面是 NAS 真的從根本解決了我很多問題,對我的數據保障有了一個檔次的提升。
我會說如果買 NAS 是用來儲存資料,那就太浪費了,但如果你常常因為沒有輕量的 VPS 可以使用,那買一台 NAS 真的是你的不二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