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個月前在刷影片的時候,看到這部啾啾鞋帶麻糬去 ClubMed 的影片。啾啾鞋開頭就說了很多,大概就是說他很討厭出去玩然後就一直走路一直跑購物城,然後買到手斷掉,最後回國。他希望可以睡到飽,然後悠閒的休息之類的。
雖然這應該是一部業配,但啾啾鞋講的也非常實在,我認為我們常常在出們前都沒搞清楚我們到底要什麼,只知道要「出門玩」。
如果今天是獨旅,那大概沒什麼問題,你累了就休息,有體力就出門。但反之今天如果是一起出去玩,那我想分清楚「旅行」和「度假」是在重要不過的事。
什麼是旅行?
我想「旅行」這個詞從來也就沒人定義應該怎麼用,但中文字的奧妙我想這時就完美的體現出來了。
不難看出旅行的第二個字「行」是走路的意思,所以旅行對我自己的定義是去探索這個世界,不一定是探索從未去過的地方,而是鮮少去的地方。為什麼說是鮮少去的地方而非未去過的地方?想想你自己平常住的地方,你大概率無法保證方圓 10 公里你每條路都去過,既然連平常住的地方都無法保證,那我想鮮少去的地方更是如此,多得是你尚未探索的地方。也許在你沒到過的巷弄裡,就藏著合你胃口的小吃攤也說不定!
我想像中的旅行
在疫情過後,我常常和朋友去旅行,包含澎湖、南竿、北竿,也去過海外。慢慢的,我開始有一套我喜歡的旅行公式。
我喜歡的旅行核心重點就是一直走路,我認為只有走路,才能感受整個城市、鄉村的感覺。比如說,如果只相距3個地鐵站,那我會直接用走的過去,途中看到有趣的東西就停下來看,我看到我想拍的就會停下來拍,看到好吃的就會停下來吃,就是一整個上山下海到處跑。
我想在我這個年紀,很難說玩到9點就要回飯店睡覺,那個有點太理想了,沒有去吃個宵夜,在外面晃到 12 點怎麼可能xd。但即使每天晚上 12 點外回到飯店,我還是會在每個去的城市,選一天早上5點就出門執行「清晨五點散步推廣委員會」會員的基本守則。
大概早上4點半起床,起來休息一下喝個水,稍微整理一下行李,剛好5點出門,走個兩小時就差不多肚子餓了,剛好趁著上班族出來上班的時候去吃個早餐再回飯店,完美的開啟一天的行程。
我認爲清晨出門真的會有不一樣的感受,清冷的街道、即將離開地平線的太陽,彷彿整個城市都為了你而生!更特別的是,在這兩小時中,你可以體驗到從完全的黑夜到完全的白天。
當然,你也可以利用這 2-3 小時去逛平常人多到爆的景點。24年中我在京都,第一天清晨就去伏見稻荷大社,我們下山的時候人就開始大量進來。清水寺也是,我們第一天中午吃飯時間去,人用水泄不通來形容已經很客氣了,第二天清晨去非常舒服,完全沒人。
幾乎沒人的二三年坂
什麼是度假?
我認為度假比旅行來的輕鬆規劃,終極的度假就應該包類似 ClubMed 的行程,從下飛機到上飛機,一路上都會有專人接送,
可以說是 食、住、行、樂,樣樣都有人照料,只要在官網預訂個行程,所有就包含在內的。完全不需要你自行規劃的行程、想睡到12點都沒關係,下午在泳池邊放鬆,晚上吃個燒烤。完全就是放鬆的行程,那就是度假。在台灣,也有類似度假飯店,通常這種度假飯店通常是算人頭的,我也會推薦你度假盡量不要選太便宜的飯店,畢竟你所有的行程全部掌握在這家飯店中了,切勿一昧的追求便宜,忘了品質。
另外,我去度假的時候,我就不會背相機了,畢竟是去放鬆的,真要拍照,手機拿出來就好。
Cape Dara Resort Pattaya 的頂樓 lounge
把旅行和度假想像是一條線的兩端
我認為把旅行和度假想像是一條線的兩端,取一個適當的點才是最好的選擇,比如 ClubMed 來說,他們雖然在度假村內有相當多的行程讓你玩不完,不過他們也還是會安排附近的景點,讓你可以去當地稍微觀光。如果你特別大老遠跑到海島國家,都沒有順便去當地看看的話,恐怕也會覺得可惜吧,所以取一個適當的值,恐怕才是最好的選擇,而非完全的極端。